成都万友
  • 1
  • 2
  • 3
  • 4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4企业党建4党建动态4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发展情况介绍  
9月8
2017年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发展情况介绍
点击数:3384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发展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围场县境内,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1010-1940米,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塞罕坝极端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达7个月,最早降雪记录是8月26日,最晚降雪纪录是6月10日,年均无霜期64天,年均降水量460.3毫米,年均大风日数53天,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

      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由原林业部建立,1968年划归河北省林业厅管理。林场实行总场、林场、营林区三级管理,下设6个林场, 24个科室,14个直属单位。截至2016年12月,全场共有职工1978人。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人烟稀少。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植绿荒原,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 的人间奇迹。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被国家林业局授予 “国有林场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二、创业历程

      (一)历史溯源

      “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公元1681年,康熙在此设立了“木兰围场”(满语,意为哨鹿狩猎)。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共在“木兰围场”“肄武、绥藩”105次。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空虚,“木兰围场”被开围放垦,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这个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二)高瞻决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1961年,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局长荀世昌、副总局长刘琨等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先后三次到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进行实地踏察,最后建议在塞罕坝建立大型国营机械林场。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下达(62)林造国惠字第12号文件《关于河北省承德专区围场县建立林业部直属机械林场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
1964年2月24日国家计划委员会(64)计林字0452号文件批复,批准《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总体规划规定当时的四项建场任务为:(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2)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3)研究集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4)研究集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三)集聚精英

      林业部为塞罕坝林场配备一支高规格、精干的创业队伍:由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党委书记、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林业部工程师张启恩任技术副场长、丰宁县副县长王福明任副场长,由53人、47人和27人组成的承德农业专科学校、东北林学院、白城林业机械学校共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原承德专署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县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这支队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就是这369人,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四)艰苦肇建

      初来乍到,这些热血青年就被塞罕坝的寒冷、荒凉、闭塞当头泼下了一瓢冷水,美好的憧憬和残酷的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让这一颗颗原本沸腾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每个人的理想和意志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塞罕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生存、创业环境呢?

      ---气候恶劣。有这样一组数字,对这里的寒冷可见一斑: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年平均温度零下1.3℃;年均无霜期64天。一位老职工回忆说:“冬季是最难熬的,气温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每天早上都会刮白毛风,几乎天天下雪,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几乎中断”,“你问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除了寒冷,就是风沙了,塞罕坝年均六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当时有句谚语,“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缺食少房。刚刚建场的塞罕坝只有少量房屋,却一下子涌来一百多人,大家无处栖身,就住仓库、车库、马棚,还住不下,就搭窝棚;没有食堂,就在院子里支个棚子,架上几口大锅,露天吃饭;缺少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加野菜;缺少副食,多数时间只能吃咸菜,有时吃盐水煮莜麦粒,能吃上点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安顿下来后,他们边生产,边建设,由于当时到县城没有公路,建筑材料紧缺而且昂贵,他们便就地取材,用草坯建起简易的干打垒,用石头和莜麦秸建起了一栋栋草房,终于赶在雨季之前,全部有了住处;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他们就派出一部分人员开荒种地,一边造林一边种粮,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保证了林业生产,实现了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最苦的还是造林季节,由于离住地远,大家必须吃住在山
上。没地方住,他们就在山上搭牛顶架窝棚、马架子,随山势挖地窨子,在沼泽地里挖草坯盖“干打垒”。住在里面,每天早上起来,草铺下面已经化出一层水,被子的四周和人的头发上都是一层白霜。

      ---偏远闭塞。当时的塞罕坝到县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接近100公里的路开车要走上整整一天,且汽车没几辆,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冬季大雪封山后,人们基本处于封闭、隔绝状态,想出去一趟真是太难了,现在的老人回忆说,那时出门真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没有学校,大家就把库房收拾出来当作教室,临时抽调两名职工做教师,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学校里开始了学习。没有医院,只能备一些常用的解热、止痛药,有了病,轻的就挺着,厉害了才能送走。巴尔扎克曾说,“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

      塞罕坝这个荒寂的高原,用沉默和冷酷来迎接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不速之客”。

      (五)九转功成

      创业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极其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连续的造林失败,动摇了大家的信心,场内刮起了“下马风”,塞罕坝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边缘!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王福明、张启恩四位场领导不约而同地把家从北京、承德、围场搬到塞罕坝,破釜沉舟,以定军心。

      创业者们很快发现了造林失败原因:外地苗木在调运中容易失水、伤热,且适应不了塞罕坝风大天干,异常寒冷的气候。于是决定自己育苗,经过考察、摸索、实践,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并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在此期间,塞罕坝人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改进了苏制造林机械和克罗索夫植苗锹,创新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方法,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1964年春天塞罕坝人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造林516亩,活率达到了90%以上,坚定了塞罕坝人创业的决心。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开足了马力,造林季节也由每年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多时每天造林超过2000亩,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

      创业历程总是充满坎坷,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1962-1982)确定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三、铸就丰碑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以永不言败的担当,在荒寒遐僻的塞北高原营造起了百万亩林海,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铸就了林业建设史上的绿色丰碑。

      (一)彰显“三大效益”

      ---巨大的生态效益。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泽被着京津,造福着地方,被誉为“华北的绿宝石”。一是阻沙涵水。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来场视察时,赞誉塞罕坝为“水源卫士,风沙屏障”。二是净化空气。塞罕坝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每年释放萜烯类物质约1.05万吨,空气负离子最大含量是北京市市区最大量的112倍,平均含量是北京市区的6倍。三是调节气候。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mm增加到460mm。通过现地实测数据与周边地区的对比发现,林区内的空气湿度平均比林区外无林地高出约50%。四是拱卫生态。塞罕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其成为珍贵、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五是旅游休闲。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生态、凉爽的气候,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度假与亲近自然的场所,是华北地区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突出的社会效益。一是弘扬时代精神。2010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国家林业局 “国有林场建设标兵”称号,2014年,荣获中宣部 “时代楷模”称号。 塞罕坝精神已经超越了地域和行业界限,成为了全国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理想追求和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二是助推区域发展。塞罕坝机械林场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尤其是林业产业特别是森林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手工艺品、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的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三是示范推广作用。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邹家华在塞罕坝考察后,作出在张家口、承德两市“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的重要指示。199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河北省“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工程,塞北林场、千松坝林场、御道口林场建设同时启动,构筑起了更为牢固的京津冀生态防护林体系。林场的生态建设成就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在生态文明教育及国内外林业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
极作用。

      ---显著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增长了近5倍; 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方;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

      (二)获得诸多荣誉

      塞罕坝辉煌的建设成就,得到了国家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建场以来,先后有万里、田纪云、杨尚昆、邹家华、宋平、尉健行、回良玉、贺国强、李源潮、李长春、孟建柱、赵乐际、郭金龙等十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包括刘子厚、高扬、叶连松、钮茂生、王旭东、白克明、季允石、张庆伟、赵克志等河北省领导以及历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和多位副局长在内的六十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到塞罕坝视察。林场还获得了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国营林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中国沙产业十大先进单位、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国有林场、国有林场建设标兵、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河北省先进集体、感动河北英雄人物群体等诸多荣誉称号。国家林业局在这里建立全国唯一的“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在此建立“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河北省在这里建立“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省林业厅在这里建立“艰苦创业教育基地”。

      (三)凝结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人在河北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无霜期最短、立地条件较差的坝上高原,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追梦不止,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建成了华北地区人工林规模最大、长势最好、生态环境最优、经济效益较高的百万亩林海。为了这片来之不易的百万亩林海,塞罕坝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艰辛的创业征途中,用忠诚和执着凝结出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忠于使命的崇高品质。

      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迎难而上,矢志不渝,阻断沙源,修复生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献了青春献子孙,用生命呵护生命,在沙地中造林,在荒原上建设,半个多世纪以来营造了112万亩森林,使塞罕坝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丰功伟绩,营造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

      来自五湖四海的塞罕坝人舍小家为国家,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原,无怨无悔地坚守在高寒地区。建场之初,面对极端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凭着坚韧的毅力,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战胜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用智慧和汗水为无边荒原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有的牺牲在荒原,有的落下终身残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进入新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开始二次创业,在机械设备用不上的陡峭坡地,用肩扛、马拉、驴驮、镐刨、钎铳、客土等原始方式送苗、育苗、植树造林,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森林资源总量。

      ---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

      塞罕坝人在物质和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的条件下,将科学技术同塞罕坝的实际相结合,坚持勤奋钻研、大胆创新,不断改进技术设备,即使面对重大挫折仍不气馁、不懈怠,依靠技术引导,找原因,定举措,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填补了世界同类研究空白,闯出了科技创新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成功模式。 

      ---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

      塞罕坝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绿色发展的华美乐章。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降水量由410mm增加到460mm,6级以上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被誉为“华北绿肺”、“天然氧吧”。塞罕坝人把修复自然、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永恒的追求,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四、现代林场建设

      “创业难,守业更难”。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近年来,在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下,新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牢固树立现代林业经营理念,立足生态建设,实现了“造林保护”与“生态利用”的有机结合。

      (一)从资源管护入手,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建场以来,塞罕坝林场始终把“不发生森林火灾就是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指导思想,把资源管护工作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头等大事,把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上升到事关塞罕坝生死存亡的高度,协心戮力,齐抓共管,取得了建场以来从未发生森林火灾和有虫不成灾的优异成绩。

      1.森林防火

      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大都多为人工针叶林,林下、路边蒿草茂密,可燃物载量十分丰厚,且塞罕坝气候干燥,物干风大,属高火险区,加之森林集中连片分布,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之势,后果不堪设想。塞罕坝林场之所以取得54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得益于有一整套日臻成熟的立体化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

      ---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一是建制度,强管理。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塞罕坝制定实施了一整套防火方面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主要有《森林防火管理实施细则》、《森林防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森林防火“百分制”定量考核办法》、《专业扑火队管理办法》等办法。这些办法从整体到细节,从职责到责任,涵盖了防火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二是明责任,抓落实。林场防火工作始终坚持场长负责制,同时每一级防火组织,每一名防火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明细的分工,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三是重督导,严整改。林场坚持经常性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秋冬季防火紧要期内,总场领导、防火办、公安分局、总场各科室和场直各单位有关人员深入林场,督促检查森林防火工作,查找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严格整改。

      ---一系列有力的预防举措

      一是强化宣传力度。在紧要期林场坚持防火不停、宣传不止,采取内部与外部、有声与无声、流动与固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主要有发放宣传单、播放广播、张贴标语、升挂防火警示旗、设立大型宣传警示标牌、组建场乡小学生森林防火纠察队、宣传车流动宣传等宣传方式,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营造人人参与森林防火的浓厚氛围,取得了事半功倍效果。二是实行联防联护。我场西、北与内蒙多伦县、克什克腾旗接壤,南邻御道口牧场,东、南与围场五乡一镇毗邻,边界长576公里,林牧交错、情况复杂。林场树立“行政有界防火无界”的理念,共成立以基层联防委员会为主的联防组织38个,积极推进联防机制。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自2011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550万元,其中自筹330万元,新开防火隔离带120余公里,建立防火物资储备库7个,购置防火运兵车10台,补充了40台高性能风力灭火机和千余把二号扑火工具,建成了雷击火监测系统、红外探火雷达、视频监控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并全部投入使用,其中使用雷击
火监测系统是全国首家。目前,我场已经形成了地面巡护、人工瞭望和视频雷达监控组成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火情监控体系,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增添了重要保障。

      ---一个严密的监测网络

      全场有14个固定防火检查站,6个临时森林防火检查站,负责往来车辆、人员登记,宣传防火知识,检查扣留火种;设立9个望火楼,防火紧要期内,白天每15分钟报告一次瞭望情况,确保及时预报火灾,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全场还有260名专职护林防火员,站路边、守路口,对重点部位死看死守;近几年,林场不断加强森林火灾防控的信息化建设,安装了林火视频监测系统1套21个监控点,红外探火雷达6台,雷电预警监测系统1套,另外还有卫星小站和火
场标会系统各1套。通过上述手段,形成了一个探火雷达、空中预警、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的严密监测网络,监测范围达到100%。

      ---一支过硬的扑救队伍

      林场共建立7支专业扑火队伍,队员88名;半专业扑火队11支,队员220人,配有指挥车1台、宣传车1台、运兵车18台、工具运输车7台、水罐消防车3台、摩托化细雾灭火器14台、消防水泵10台,无线对讲头盔88顶。主要工具有风力灭火机、风水灭火机、油锯、割灌机、水枪、接力水泵、二号工具等。专业扑火队实行军事化管理,集中食宿,集中进行体能和技战术训练,在防火紧要期,全场专业扑火队24小时保持临战状态,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2.有害生物防治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林场共使用航空化学防治6次,防治面积140多万亩次;人工防治超过200万亩次,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林场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森防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综合治理”的防控原则;加强防治、检疫专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森防、监测检疫队伍体系,配备了专、兼职监测人员108名,建立、健全了预测预报网络和防治。

      3.幼林地管护

      在幼林地管护上,本着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在新造林地块全部采用架围栏、挖防护沟等措施,保护了幼林安全。近年来,林场投资近500万元,架设围栏、开挖管护沟648公里,构筑了造林地块立体防护网络,保护幼林不受牲畜危害。同时充分发挥森林公安职能,集中开展各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伐滥伐、非法运输木材、非法采挖绿化苗木等违法行为。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关系,通过全方位的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夯实林场发展基础。

      (二)从科技创新入手,实现增林扩绿目标

      可以说,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兴林史。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多年来,塞罕坝人运用科学知识,大胆探索,反复实践,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在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造林方面:创新了全光育苗技术和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法;改进苏制植树机,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机械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研究探索出了“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技术”;改进推广了机犁沟、水平沟和小反坡等整地技术;研发改进了迹地整地机犁、容器苗挖穴机造林机具,提高工作效率3-6倍。

      营林方面:我场确立了以修枝、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为主的森林经营生产体系;总结出了大密度初植、多次中间抚育利用和主伐利用相结合的人工林可持续经营路线;严格执行造林、幼抚、定株、修枝、疏伐、主伐、更新造林等环环相扣的森林培育作业流程,整理出一套适合塞罕坝林分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科技创新:林场已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完成育苗、造林、营林、有害生物防治等9类60余项科研课题,编写《塞罕坝植物志》、《塞罕坝林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塞北绿色明珠——塞罕坝机械林场科学营林体系系统研究》、《塞罕坝森林植物图谱》、《塞罕坝动物志》等专著5部,编制省级标准、规程7项,发表论文630余篇。《樟子松经营技术的研究》等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近年来,林场还开展了珍稀树种培育项目及示范县项目,加大珍贵树种的培育研究,以推进塞罕坝地区后备资源培育步伐,满足社会对珍贵树种的多方面需求,改善塞罕坝地区树种结构单一的现状,提升森林质量。

      近几年,林场不断加大更新造林投入,仅2011年至今,就投入造林资金8800余万元,其中自筹5300余万元,完成各项造林15.3万亩,在基本没有补植的情况下,造林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分别达到了98.9%和92.2%,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的目标。为了实现增林扩绿目标,自2011年,我场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启动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这些地块全部是山高坡陡、立地条件极差的“硬骨头”地块,有的土壤厚度只有几公分,有的坡度甚至达到46度,为了提高成活率,我场通过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整地,把石块挖出,再人工客土回填,造林时,全部选用25公分以上且培育2年以上的大规格樟子松良种容器苗,采用覆盖薄膜保墒、施基肥、草帘覆盖防风等辅助措施,全力保证攻坚造林工程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三)从优化结构入手,推进林业永续发展

      在搞好森林经营的同时,塞罕坝林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施了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引进风电项目等一批优势产业。曾经是林场支柱产业的木材产业,一度占全部收入的90%以上,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近年来,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大幅下降,至近几年仅占全部收入50%以下,减少了对木材的依赖,为资源的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森林经营提质增效

      塞罕坝林场牢固树立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把二代林培育作为林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以营造健康、优质资源为目标,多措并举,科学施策,推行营造珍贵树种和混交林等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战略,先后实施了良种壮苗培育、容器苗造林、幼林施肥工程。自建场以来,累计抚育森林260余万亩次,相当于把塞罕坝全部林木抚育了两遍还多,通过不懈经营,林场森林质量明显提高。

      2.森林旅游顺势发展

      塞罕坝自然风光辽阔壮美,历史内涵深邃厚重,满蒙民俗浓郁独特,有着丰富、独特、秀美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已经成为华北特别是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从1993年开始,塞罕坝森林旅游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游客自发到来而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大发展,已经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产业链,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增强了林场经济实力。近几年,林场通过自筹和争取国家项目投资等多种方式,累计筹集资金1.7亿元,完成了七星湖湿地公园、木兰秋狝文化园、塞罕塔、金莲映日园、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的建设工程,完成了塞罕城游客文化中心广场、核心区旅游环路、塞罕坝展览馆的建设,使景区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和软硬件建设明显增强。目前公园内共有各类宾馆、度假村120余家,日接待能力达到1万人次以上。目前,来塞罕坝旅游的年均人数已达5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保持30%以上,客源地遍布全国21个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世界十余个国家。

      3.苗木产业蓬勃兴起

      近年来绿色、生态理念在全社会得到空前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林场迅速兴起。近年来,林场重点加强了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基地建设8万余亩,培育了云杉、樟子松、白桦、油松、落叶松等多品种、多规格的大量优质绿化苗。在依托丰富的苗木资源,做好管理销售外,利用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财政部住宅小区绿化工程、承德市财政局小区绿化工程、唐山公路绿化工程、内蒙古多伦城区绿化工程等十余项绿化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风电产业收效显著

      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打破了以消耗木材为主的思维定势,积极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洽谈和引进风电项目。风电场选址避开了成片森林、主要景区和景点,尽量减少占用有林地及林木采伐量,同时,风电公司建设了大量林路,改善了林区交通状况,为林场生产活动、森林管护和林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取之于林的风电补偿费用,又可以反哺于生态建设,为实现以林养林和林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从改善民生入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林场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历史性地开创了塞罕坝人生活城镇化、住宿公寓化、办公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的全新生活。

      一是林海小城镇建设。对总场场区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建了职工住宅楼,对水、暖、电、讯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安装了局域网,闭路电视、调频广播、通讯网络基本实现全场覆盖,建成了20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2017年重新编制新的发展规划,启动了林场改造提升工程,一座现代林海小城正在崛起。

      二是安居工程。结合2010年实施的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在6个林场全部新盖了职工公寓楼,用近10年的时间在围场县城实施了六期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全场大多数职工在县城基本都有了自己的楼房,基本上解决了就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的民生难题,实现了“山里治坡、山外治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老人孩子们在城里‘安居’,职工在岗位上‘乐业’”的和谐局面。

      三是道路交通建设。十二五期间,共投资1.1亿元,其中自筹9000万元,修建或改造林区道路445公里,其中修建砂石路319公里,林区主干道硬化或铺油126公里,林区道路网格化格局初步形成,为我场护林防火、生产经营、森林旅游等各项事业发展增添了基础保障。

      四是标准化营林区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新建和改建营林区房舍24个、望火楼8座、检查站7个,新营林房舍和望火楼集室内卫生间、洗澡、电视、网络等功能于一体,一改过去房屋老旧、设施落后、用水难、用电难的面貌,极大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幸福指数。

      五是加快现代林场建设步伐。投资500余万元,其中自筹200余万元,完成了全场通信网络光纤改造工程,我场所有林场、营林区、望火楼全部实现“三网融合”,网络通信水平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并为今后“互联网+林业”、“互联网+生态”及智慧景区建设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版权所有©成都万友汽贸服务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